用户注册 现有 322 名学员在线学习
专业硕士
当前位置:专业硕士 > 招生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简章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13-11-28
0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国家重点大学,创建于1920年,坐落在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哈工大的发展始终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是我国政府确定的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两所院校之一。1954年哈工大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1984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5所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公布了2011-2012年度全球大学排行榜,在全球最好的前400所大学中,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0所高校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名列其中。

经过9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哈工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相结合,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哈工大的专业优势以航天特色为主,突出通用性为准则,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设有航天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法学院、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媒体技术与艺术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21个院(系),学校还创办了深圳研究生院、威海校区,已经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87个本科专业,148个硕士学位点,82个博士学位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在2007年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与上海交通大学并列全国高校第5名,其中,工科重点一级学科数量仅少于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中排在第2名。

学校具有一支锐意进取、业务精良和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447人,教授955人,副教授1239人,其中工程院院士、科学院院士33人(其中2人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3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博士生导师967人。他们中许多人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与学者,有几十人担任国家高科技领域的首席专家或专家组长,有的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或担任国内各级学会领导职务。

哈工大科研实力雄厚,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在科研规模、水平和经费上均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学校2011年科研经费近20亿元,科研经费总额连续多年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前4名。在国家科委“863”高科技工作10周年总结评估中,哈工大综合评价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哈工大始终保持航天特色,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主动承接国家高、精、尖大型科技项目。在举世瞩目的“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州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哈工大在交会对接CCD标识与定位系统、载人运输飞船训练模拟器视景显示系统、对接索系及钢丝绳锁紧力松驰规律与寿命试验等方面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哈工大承担的“星地激光通信试验”项目成功完成星地激光链路捕获跟踪试验,是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史上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我校承担的“JM-1精密离心机”项目通过验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达到国际最高水平。2004年和2008年,哈工大连续两次成功发射了由我校牵头自主研发的小卫星,多项技术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下了国内高校两度研发小卫星、连战连捷的纪录。2006年,学校荣获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全国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向团队带头人谭久彬教授颁发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证书。哈工大积极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2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中心,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完善。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装备一流的教学大楼、可进行国际比赛的室内体育馆、国际标准的体育场、国内一流的学生食堂和设施齐全的学生活动中心等现代化设施,这些都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哈工大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化、开放性的学校,曾以俄式、日式模式办学。改革开放后哈工大的国际影响更为深广,并与美、英、法、德、日、俄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58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主办学术会议和进行科研合作。哈工大积极参与了亚太大学联盟、世界研究型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联盟,哈工大还是国际宇航大学(ISU)在亚洲唯一的一所常设分校。哈工大参与并主导了澳大利亚8所精英大学联盟(Go8)与中国九所大学联盟(C9)的合作。2011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俄罗斯鲍曼莫斯科国立技术大学牵头,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联盟的成立,为两国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哈工大注重与美国常青藤联盟院校的联系与交流,参与建立了中美印巴四国大学合作机制。

现在哈工大有各类在校全日制学生4万余人。在建国前29年中,共培养学生3500多人,毕业生遍布亚、欧、美、大洋洲等世界各地。建国后60余年来,共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学生。“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是学校的治学传统,培养出的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动手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昔日哈工大的芬芳桃李,如今已成为祖国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在他们当中,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李长春、王兆国、宋健、叶选平、邹家华等;也有共和国将军李继耐、胡世祥、李元正等;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也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有百余位大学校长和80余位两院院士毕业于哈工大。也正由此,哈工大在社会上有着“学在哈工大”的美誉,多年来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到这里深造,放飞着理想和希望。哈工大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九秩风雨,岁月如歌,回首哈工大的发展历程,她的每一轮进步跨越、每一次腾飞奋进,无不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今天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为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懈努力,向综合型、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

报考须知

一、培养目标及办学方式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我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7]57号)精神,自1998年起在企业中招收在职工程技术人员或工程管理人员攻读工程硕士学位。

为了不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通常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即学生入学不离岗,所学内容、研究的课题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二、报名

1报考条件

(1)属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

(2)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或2008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按国家学位办有关要求,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10%以内。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所占的比例单列,但不超过该领域当年录取总数的20%。

(3)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不受毕业年限的限制,但应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但应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注意:按照学位办的有关要求,考生在报名前需进行资格自审,认真阅读所报考工程领域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

2、报名方式与时间

全国联考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网上报名工作启用全国统一报名平台。考生于6月25日—7月10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chinadegrees.cn),进行注册,提交报名信息,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提交报名信息时,考生须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具体要求见附件1)。如果考生上传的电子照片未通过审核,信息平台将自动向此类考生发送手机短信,通知其重新上传,照片未经审核或审核不通过的考生不能进行现场确认。考生应仔细核对表中信息,如有错误,需在网报规定时间内改正,逾期将无法再修改。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7月13日至16日,网上缴费成功且照片审核通过的考生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以及《报名登记表(样表)》(附件2),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网上报名成功后得到的具体地点信息提示),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一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由于二代居民身份证遗失或尚未办理等原因,无法在现场确认时出具上述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的考生,网上报名时证件类型应选择“暂无”。此类考生按预报名处理,具体报名证件要求与预报名要求见附件3。

所有报名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期限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只完成网上报名,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现场确认手续的,本次考试报名无效。报名工作流程图见附件4。

10月17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3、资格审查

按照国家文件要求,考生在报考前应进行资格自审,招生单位在录取前还需进行资格审查。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和责任由考生本人自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授予学位资格,我校概不退还相关报考及培养费用。资格审查流程如下:

(1)联考成绩发布后,成绩达到我校各学位类别基本要求的考生须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样表见附件5),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下同),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

(2)专业课考试(或面试)前一天,将加盖公章的资格审查表、身份证、相关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交报考院(系)。如考生持境外学历报考,还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

(3)各院(系)及研究生院在规定时间内,对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如果对考生学历或学位存在疑问,考生需提供相关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因不符合报名考试条件,提供虚假信息或报名信息错漏而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4、注意事项

(1)以企业为依托集中办班的考生报名,由企业统一组织。我校一般不接受考生的单独报名,单独报名的考生报名前必须与所报考工程领域负责人联系。

(2)考生报名前需查阅招生目录中各工程领域的授课地点,并在备注一内注明,未按要求填写的将默认为哈尔滨。授课地点外的考生报名视为无效。

(3)报名时请按招生目录要求认真填写“报考院(系)”一项,以此确认第二阶段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4)报名费:80元/科。

(5)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内硕士生二者不得兼报。

三、考试

1、考试方式

2012年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入学办法。

第一阶段,考生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2012年考生的“GCT”成绩只在当年有效。“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国语(英、日、俄之一)运用能力测试。每部分各占100分,满分40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大纲请参见《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考生可在各大书店购买。

第二阶段,综合测试考试(包括专业课考试和相关测试)由我校统一组织安排,考试科目参见招生目录。

2、考试时间

GCT联考考试时间:2012年10月28日8:30~11:30

我校专业课考试时间:视联考成绩公布时间而定,大约在12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请及时关注我校研招办网上有关通知

四、录取

每年1-2月,我校根据考生考试情况,按考生成绩择优进行录取,招生名额由我校自定。录取时,考生单位或个人须与我校共同签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培养经费将在协议书中确定。

五、其它事项

1、校本部培养的工程硕士,学费标准为2.2万—3.0万(根据委托培养单位地域和招生领域不同而确定)。深圳研究生院和威海校区培养的工程硕士,学费标准按照两个校区的规定执行。

2、工程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到获得硕士学位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学习必须在1—2年内完成。

3、各工程领域的学员人数一般不少于20人。

4、有关考试成绩查询及录取等相关事宜,我校将及时在哈工大研招网上公布,请考生留意查看。

六、联系方式

1、招生领域联系人与联系方式见招生目录

2、哈尔滨工业大学研招办

联系人:李文彬 霍钢

电话/传真:0451-86415254/86415167

网 址: http://yzb.hit.edu.cn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邮  编:150001

3、深圳研究生院

电话/传真:0755-26033759/26033356

网 址: http://hitsz.edu.cn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哈工大校区B201E室

邮  编:518055

4、威海校区

联系人:方汉南  电  话:0631-5687900网  址:http://www.hitwh.edu.cn
地  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2号 教务处研究生办公室

邮  编:264209

附件:

2012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目录

2012在职工程硕士参考书目

2012在职工程硕士招生领域介绍

0
考试资讯
资料下载
Copyright © 2011-2021 Lingdian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ICP备:17069480号 京公网安备11011102002090号

联系我们

扫码拨打电话
18610334578
扫码添加微信
微信号:97436365